刷牙,即利用機械的摩擦去除牙齒上的牙菌斑,是維護口腔健康_重要的一步。早晚刷牙,已經是大家普遍的習慣了,也有許多人有著飯后刷牙的習慣,可又有人說,吃完東西,牙齒處于硬組織軟化的狀態(tài),刷牙容易損壞牙釉質,建議半小時后再刷。那么,到底哪種說法是正確的呢?
我們先了解刷牙的目的
大家都知道,人的口腔內有大量的細菌,它們會聚集成一個“社區(qū)”,形成牙菌斑,讓口腔內殘留的食物殘渣產生大量的酸,進而腐蝕牙齒,導致出現(xiàn)各種口腔疾病。可以說,牙菌斑是蛀牙、牙周病等的主要病因。而刷牙,則可以有效清除牙齒表面以及牙齒縫隙處的食物殘渣,避免食物殘渣滋生細菌腐蝕牙齒,還能去除掉70%的牙菌斑,預防疾病的發(fā)生。

飯后立即刷牙的利與弊
上文提到,食物殘渣在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大量的酸,破壞牙釉質,使其脫礦。事實上,在進食的時候細菌已經在大量繁殖了,飯后立即刷牙,可以及時清潔掉牙齒上還沒形成軟垢且比較柔軟的菌斑、食物殘渣,但卻可能導致牙釉質受損;飯后半個小時再刷牙,這個時候的牙齒由于口內唾液的不斷沖刷以及礦化物質不斷沉積,牙體的硬度恢復正常,這時再刷牙既能清除食物殘渣,也能避免牙釉質受損。
我們建議:若是正在進行牙齒矯正的患者,建議矯正期間飯后及時刷牙,因為短期內這樣操作,對于牙釉質的損耗是比較輕微的。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,可以飯后半小時后再刷牙。但如果喝了碳酸飲料,或吃了酸性的物質、甜食等,建議飯后及時漱口,使用牙線清理縫隙。

【文章為科普用途,非宣傳目的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,醫(yī)療內容請以醫(yī)生診斷為準,部分配圖來源互聯(lián)網開放平臺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】